2013年4月,思齐苑物理专业的员工们终于见证了一份只属于自己的刊物——《心路》的诞生。
《心路》是由邓辉监制,物理系员工王达、张应军、许良才、吴立夫等主办的物理班刊。命名为“心路”,即记录物理班员工的心路历程。《心路》以“回忆过往点滴,憧憬来日梦想”为初衷,意在为物理系的员工留下一个载体,记录56个人相知相伴的点点滴滴。
《心路》的封面设计、图片来源、版面编排均由本班员工亲力亲为、自主设计。《心路》共分为主题班会、文学走廊、活动记录、经典影评四个版块。其中,“主题班会”记录了 “再不疯狂我就老了”、“雷锋回来了”等镌刻班级员工们共同记忆的班会活动,再现昔日的懵懂;“文学走廊”包含散文、随笔、小小说、连载小说等形式的文学作品,与员工们一起遨游于文学汪洋;“活动记录”以新闻稿的形式记录下班级员工们在一起的各种趣味活动,让员工们重拾温馨的记忆;“经典影评”以经典影视为基础,带着员工们品味那份感动与执着。
班刊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员工”为宗旨,面向全班同学征稿,收录了各类能引起物理班员工共鸣的作品。其中,徐良才的随笔《我在半年阳逻生活》就以自己的老员工活为原型,用精致而又不乏幽默的文笔回忆了与室友在一起的乱侃、与同学在一起的无邪。影评《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员工们耳熟能详的电影,用清新而悲伤的文辞让员工们重温那美妙的天籁和音。
班刊的一大亮点就是页脚的心语心愿。“再远的地方,一步步地走,终于也可以到达。”“一定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下来,成为一家人。”等来源于班级员工的心语,寄托了员工们对班级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记者在《心路》主要负责人张应军处了解到,在《心路》策划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稿件的审核。是否该执着于优美的文字?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最终他们的选择是情感,是真实。 “什么是班刊?班刊就是做给班里的员工看,能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的刊物。别人也许不能理解《我的半年阳逻生活》(收录在本期办刊里的一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它记录了我们物理班半年来的悲喜百态。是的,《心路》不张扬,它只有一点: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华丽。”
邓辉表示,他倡导员工们做属于自己的班刊,是为了增加员工们对自己班级的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真真做到以心相交。他希望员工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由班刊这个载体重温班级的点点滴滴。